出震继离网

“鬼”和鬼故事:中国的幽冥文化

“鬼”和鬼故事:中国的幽冥文化

人们对于鬼神的鬼想象是源自于对世界的解释,对于神我们充满向往,和鬼化而对于鬼我们则充满敬畏,故事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中国亡灵文化,这些文化往往依靠故事流传后世。冥文一个好的鬼鬼故事,可以充分激发人们的和鬼化好奇心和恐惧感,而聆听一个民族的故事鬼故事则可以了解属于这个民族独特的文化价值,中国的中国鬼故事就是如此。鬼故事的冥文核心就在这个“鬼”字上,那么中国“鬼”的鬼概念究竟从何而来呢?

一、“鬼”的和鬼化概念

早在中国商朝时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有关“鬼”的相关记载了,人们普遍认为的故事“鬼”,就是中国人去世后从人体中出现的魂魄。春秋时期的冥文贵族子产认为人死后,游魂不会马上消散,如果生前已经气息衰弱,魂灵很快就会耗尽,但若是突然或意外死亡,魂灵就比较强盛,匹夫匹妇横死则会变成害人的厉鬼。上述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看法,以道家为代表的学派对鬼也有自己的阐述,道家将人的魂灵区分为“魂”和“魄”两个概念,道家认为魂是善良的,有思想体系,而魄是恶的,没有思想能力,鬼是由魂形成的,而通常所说的诈尸或是僵尸则是只有魄没有魂的尸体,所以在许多影视作品中会有道士捉僵尸的桥段。搞清了“鬼”的概念,再来说说鬼故事。

二、鬼故事

人们谈论鬼故事时总是紧张又刺激,但在中国古代,鬼故事除了让人觉得刺激外还有着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作用。首先是教育的作用,故事往往都包含有一定的寓意,鬼故事也不例外,例如鬼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类:淹死鬼。民间有句老话:“远怕水,近怕鬼”,这是提醒人们不要轻易靠近不了解的水域,以免发生危险。佛教传入中国后,民间逐渐接受了佛教中轮回的概念,于是古人便将鬼魂与溺水结合起来,诞生了淹死鬼必须要再拉一个替代下水才能转世的传说,以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而如今的某些文学作品中则进一步演化出了水鬼“禁婆”这样的形象,说明关于鬼的传说随着时代变迁仍在继续发展。

再就是鬼故事的安抚属性。这看起来似乎匪夷所思,因为按理来说鬼的出现往往会让人受到刺激,怎么会有安抚的作用呢?这是因为,超自然现象会给人以很强的心理暗示,这种心理暗示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而鬼就是超自然现象的代表,尤其是在科技十分滞后的古代。《聊斋》中记载过这样的一则故事:有个人梦见一个人闯入他的梦中让他偿还所欠的四十贯钱,梦醒后他的老婆正好生了个儿子,于是他便存了四十贯钱,待这笔钱花完他的孩子便去世了。古代的医疗条件差,新生婴儿的存活率较低,这一类的故事算是古代丧子父母的一种安慰。

还有一点就是中国古代的鬼故事映射了人民的生活。故事本就是源自生活,相较于西方国家认为人死后上天堂或者下地狱的观点,中国人对于死后生活的想象是十分世俗化的,古人认为鬼魂所生活的阴间与活人生活的阳间是差不多的。比如古人认为鬼魂同样需要用钱,所以烧纸钱的习俗一直保留到了今天;鬼魂在阴间同样需要吃饭穿衣,所以后世子孙在丧葬期间会烧纸衣、送冥器。此外古人之所以强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因为在民间的观念中,一旦绝嗣,整个家族的祖先都会变成孤魂野鬼,找不到栖身之所,所以古人才会如此地注重传承子嗣,从这些方面来看中国古代的鬼故事中不仅映射了古人的生活习俗,也承载着古人的世俗观念。

俗话说“生有拘束,死无禁忌”,无论是“鬼”还是“鬼故事”都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一种延伸。说到底人们之所以相信鬼神之说是因为人终有一死,而幽冥文化则代表着人们对于死后世界的敬畏和想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出震继离网 » “鬼”和鬼故事:中国的幽冥文化